“他啊,是風電場的‘定海神針’,更是實打實的‘拼命三郎’!”提起張智超,風電場的同事們無不交口稱贊。
十年如一日扎根風電場檢修一線,這位福能新能源公司的檢修員憑借汗水與智慧,從一名普通檢修員逐步成長為風電場場長,默默守護著旋轉的風機。去年,他在福建省新能源智慧風電運行維護技能競賽中勇奪桂冠,獲得福建省“金牌工匠”申報資格;今年6月,他又榮膺福建能源石化集團第一屆“能化工匠”稱號。十年刻苦鉆研、精益求精,張智超完成了從“風電小白”到“技術工匠”的華麗蛻變。
堅守點亮技術之光
2015年,剛走出校門的張智超便投身福能新能源偏遠的風電場。面對風機龐大的傳動設備和復雜的變頻系統,他沒有退縮,而是虛心求教、潛心鉆研運維技術。為攻克進口風機語言障礙,他堅持對照圖紙逐項翻譯,厚厚的圖紙冊寫滿中文注釋;為提升運維水平,他輾轉多個風電場,從雙饋風機到直驅風機,如饑似渴地學習,腳步從未停歇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十年的刻苦鉆研,讓張智超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“技術能手”。這十年檢修一線的堅守,正是他對職責使命最樸素的詮釋,他用青春點亮了技術之光。
匠心守護風電脈搏
“榮譽是拼出來的,成績是干出來的。”這是張智超常掛嘴邊的話。面對早期進口機組“水土不服”、故障頻發的難題,他帶領團隊開啟技術攻堅。對照圖紙反復拆解分析備件,將日常思考轉化為實踐方案,創造性提出“狀態檢修在風機運維中的應用”。為驗證效果,他記錄分析上千組數據,最終將設備可利用率提升近1%,年減少發電損失近百萬千瓦時。
張智超主導的“LIRAAcquire電纜寬頻線性阻抗測試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研究”項目,更是一次顛覆性突破。傳統檢測依賴人工,效率低、盲區多。張智超多方調研,查閱上千份資料,啃下了這塊“硬骨頭”。技術應用后,成功為公司預防性處理多處電纜接頭缺陷,推動故障處理模式從“被動搶修”向“主動防控”轉變,實現從源頭“創利增效”。
責任傳承工匠火炬
“獨木不成林,好技術要傳下去!”
面對公司運維人才緊缺的現狀,張智超主動擔起“傳幫帶”重任。他將晦澀的技術手冊轉化為生動案例,手把手指導新人分析數據、排除故障;他制定的“梯式培訓”計劃,為每個人設定了清晰的成長路徑。在他的帶領下,風電場班組連續在公司“六比五賽一創”勞動競賽中榮獲季度第一名。
工匠精神,是“擇一事終一生”的執著,是“偏毫厘不敢安”的細致,更是“千萬錘成一器”的追求。張智超用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真諦,以螺絲釘般的鉆研精神,在平凡崗位上創造非凡價值。在綠色能源奔騰的浪潮中,正是無數像張智超這樣的新時代“工匠”,以平凡之軀,共同書寫著中國風電邁向卓越的壯闊篇章。(林劍輝)